在現行的新創或成長型團隊中,大致上都會有『工匠(工程師)、總管(專案管理)、行腳商人(行銷業務)』這三類型人。程式驅動的理念,並不是一門課或很多課程加在一起,而是先思考要養成一個『工匠』方法,從幼苗開始灌溉。而人類非生而同一種子,所以我們也可能養育出成一位傑出的『總管』或『行腳商人』。
在學習過程中以專案為目標,孩子從工匠(工程師)技能開始學習,完成專案取得成果需要的不是一個人,而是同儕的共同學習及完成專案,身邊的同學少了競爭的味道,多了是分工合作團隊組織的經驗,一開始就以合作為前提的學習。
遊戲中學習是引發孩子興趣的方法 如果你有一堆沙,你會發現孩子的創造力。
如果還不算晚,孩子眼前同時有『科學玩具』與『智慧型手機』時,大部分的孩子會檢起科學玩具,獨自一人會開始進入內心遊戲的世界,去堆砌出心中的想像世界與人物,這代表孩子在重新解構與建構自己的大腦,而如果有幾個孩子在一起時,小小社會就開始運轉,請給孩子一點時間融入這個小世界,從旁觀察,你會看到孩子的自然成長。
持續設計與規劃讓孩子主動想學習的課程內容
臺灣的教育在華人世界是有歷史基礎的,而今全球在因應實際市場的改變,有更多的新型態概念的教育方式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正在被實現,往下紮根也是一種趨勢,所以為了適應或提前為未來職場或創業而準備,是許多家長在思考的,NTC.im規劃團隊有鑑於此,籌備與規劃成熟且有意義的青年以下的程式養成教育,基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STEM定義,展開課程規劃與編排。